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1.应用基础研究富有特色

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等项目195项,经费合计2772万元。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92篇。出版专著30部,其中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18项、软件著作权29项。

取得了系列代表性成果:(1全域旅游规划技术与区域发展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以及横向委托项目80余项。承担了重庆市旅游总体规划、重庆市60%区县旅游发展规划,在《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10余部。2)大数据处理系统集成与开发。完成省部级项目30余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1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开发了一系列服务重庆农业的集成系统,形成在智慧农业上的典型应用成果。3)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提出了山地传统聚落及民居建筑景观信息图谱构建路径,在重庆江津区选择巴渝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示范建设。在《地理学报》、《生态学报》等刊物发表15篇。4)西南山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集成、共享与服务。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支持,整合与集成455个科学数据集,已初步建成西南山地科学数据库,数据量达到3.5TB,目前申报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西南中心。5)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研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等22余项。研究成果在《EcologicalIndicators》、《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65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完成《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遥感评估规范》。咨询报告得到了时任重庆市副市长批示。6)三峡库区地表过程研究。完成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等20项。研究成果在《农业工程学报》、《Catena》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14项、软件著作权1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2.服务区域发展作用显著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大量产学研合作工作。

1)借助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技术,开展的旅游脱贫攻坚服务项目成果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点名肯定与推介。协同创新中心全程服务了重庆与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主动承担重庆旅游发展规划与咨询服务。其中,大巴山城口县兴田村,以巴山原乡中国亢谷为主题定位的策划与规划,成功的助推了该村乡村旅游发展。习总书记在201511月举行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对其进行了点名肯定与推介。

2)承担重庆市旅游局、环境保护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等部门委托项目,服务重庆区域战略决策。完成的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成果已经成为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城镇化推进的决策依据和行动指针。如2016年撰写决策咨询报告4份,针对重庆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成果获得重庆市相关领导批示。完成的重庆市生态十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及人员得到国家环保部、中国科学院联合表彰(环生态〔2016154 号)。

3)编制完成《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助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成为指导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相关规划内容,被纳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467 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5177号)》、以及全市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工作中。成功推出了南川生态大观园、城口亢谷、铜梁奇彩梦园、涪陵大木花谷、永川黄瓜山、綦江永新镇梨花山、荣昌万灵山、石柱八龙莼乡休闲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中心产学研智力服务延伸到以西部为主的西藏、甘肃及云贵川等省区,承担完成省外旅游规划策划10余项。

 

重庆市全域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